宁波明天空气质量怎么样?可能大家都非常关心。
昨天,宁波市环境监测中心自动监测室主任周军说,宁波正与北京大学合作,研究设计宁波大气环境预警预测系统,初步预计明年10月对外发布空气质量预报,预报24小时、48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空气质量情况。
“空气质量预报是一项复杂工程,目前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。”周军说,预报系统将把人口、气象条件、机动车尾气排放等相关历史数据输入系统,结合城市实际地理位置和建筑形态分布,把历史数据和大气监测数据相结合,通过模型计算来预报空气质量。
据了解,浙江环保厅已经从11月起公布全省县级市的空气质量指数,宁波也将在现有基础上适时公布县市区的空气质量指数。
“当然,空气质量预报我们还刚刚起步,将先预报城区空气质量,在预报准确性高的情况下,逐步缩小预报范围区域。”针对类似英国伦敦和北京正在试验的街区尺度的空气质量预报,周军认为宁波真正操作起来还有一定差距。
周军还透露,截至11月11日,今年宁波空气污染天数为79天。
近日,江苏一名8岁儿童患肺癌的消息引发很多人关注,原因之一是这个孩子一直住在马路边,患病可能跟公路扬尘和汽车尾气有关。
上周,在宁波举行的“绿色城市与未来交通”高层国际学术研讨会上,清华大学教授、清华-剑桥-麻省三校低碳能源大学联盟未来交通研究中心主任吴建平表示,他的研究正好可以印证上述说法。
吴建平表示,机动车尾气对街边人群的健康影响非常大,研究发现,街区污染物随着街道宽度变宽,衰减也非常明显,“街边人群吸收的尾气,比距离稍远的人群会多很多。距离街道中心越远,污染物衰减越快。”
吴建平说,污染物是有质量的,会产生沉积,所以街边底楼几层住户受污染情况会比较严重。但具体受污染情况,他没有公布具体数值。
记者查阅了关于街道峡谷的细微颗粒物扩散特性,把相关学者的学术研究提供给大家参考。
(注一:这篇论文刊登在《中国计量学院学报》(2011年12月);第一作者付志民,中国计量学院硕士研究生,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污染传输与控制,环境流体力学,节能与环保。
注二:论文对城市街谷内PM2.5固体颗粒物浓度场进行了模拟研究。
注三:街道峡谷模型街道宽10米,两边建筑物高10米,后期改变建筑高度来模拟不同街道模型。)
三种楼层不同高度情形下
风从左边吹过来 两边楼层颗粒物浓度情况
(有风的情况下,街道峡谷间会形成一个漩涡,这个漩涡对街道间的颗粒物浓度和分布会产生很大影响。街道中间的颗粒物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排放。气流一定时,处于上游建筑的尾流区的整个街谷,由于通风性能较差,颗粒物污染聚集严重,尤其街角处浓度最高。如果风向调头,影响区域也正好相反。)
第三种情况:
街道左边建筑物高10米,右边建筑物高5米;两边建筑物中间是街道,汽车川流不息。
这种情况下,颗粒物还是朝左边聚集,1—2米高的地方,颗粒物浓度最高,此后随着高度上升迅速减弱。
对面建筑物内住户基本不受颗粒物影响。
第二种情况:
街道两边建筑物一样高,都是10米;两边建筑物中间是街道,汽车川流不息。
这种情况下,街道内颗粒物在左边建筑物边聚集,1—3米高的地方,颗粒物浓度最高,此后随着高度上升逐渐减弱。
如果你家在街道边、住在顶层、跟对面顶楼一样高,也会被污染,最好少开窗。顶楼以下住户,影响则不大。
第一种情况:
10米宽的街道;左边建筑物高5米,右边建筑物高10米;两边建筑物中间是街道,汽车川流不息。
这种情况下,街道左边建筑物颗粒物浓度会较高;1—5米高的地方,颗粒物浓度都蛮高(随着高度增加颗粒物稍有减弱,但幅度不大);另外,对面5米高楼层附近,因较多颗粒物通过风吹流过来,颗粒物浓度也很高。
如果你家在街道边,窗口位置跟对面建筑楼顶刚好差不多高,就要注意了,颗粒物会直接冲过来,最好尽量少开窗。5米以下楼层则不会受影响。
说明:上述研究是在简化街道实际情况,采用模型进行推演的结果。实际街道由于建筑分布不均匀,高低不一,风速风向以及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,街谷间的颗粒物分布状况将更为复杂。本报采用的例子仅作为参考说明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