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随着食品安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国人的重视,有机食品在中国的生产和消费规模也日趋扩大。公众普遍认为,有机食品对消费者健康和环境保护善莫大焉,但也有人认为,有机农业的产量不如现代农业,如果盲目推广,将加剧全球的粮食危机。要想弄明白有机农业的发展方向和准确定位,有必要先追溯一下有机农业的发展历史。
1939年出现有机耕作概念
有机食品的“有机”,并不是化学意义上的“有机”——分子式中含有碳元素,而是指食物的生产和加工方式。
在人类农业史的绝大部分时期里,农业都可以被视为“有机”的。一直到20世纪,农业才引入了大量的化学合成品。有机农业运动,是对农业工业化的一种反弹。
早在化肥和农药刚刚开始运用的1939年,英国的诺斯伯纳勋爵就在《放眼土地》一书中,创造了有机耕作(organic farming)的概念。他把农场称作一个有机的整体。与之相反,化学耕作(chemical farming)依靠了外来的肥料,不能实现自给自足,所以也就不是有机的整体。
20世纪50年代以后,随着石油开采和石油化工业的迅猛发展,“绿色革命”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展开。然而,在农业产量迅猛增长的同时,也出现了土壤板结、肥力减退、害虫产生抗药性等问题。特别是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蕾切尔·卡逊的著作《寂静的春天》出版后,农药等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集聚的危险性开始广受关注。这样,有机农业逐渐作为现代农业的替代选择,被越来越多的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接受。
1972年,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(IFOAM)在法国的凡尔赛发起。IFOAM希望跨越国家与语言的藩篱,传播有机农业的理念。
有机食品定义不统一
由于“有机食品”日益成为流行热词,一个新词语“非有机”(inorganic)也出现在媒体中,代指并非通过有机方式生产的普通食品。按照严格的科学观点来说,这个词也是不准确的,因为按照化学分类,这些食品本身也是有机物。
目前,有机食品仍没有世界统一的定义,但大体上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类。有机农业的狭义界定,严格要求农场之内的物质和能量必须自给自足,例如把种植业、牧业和养殖业在一个单位区域内组合,用农场内牲畜的粪便堆肥,用农场作物的秸秆取暖或发电等。
按照这种狭义的定义,即使从农场以外引进控制害虫的鸟类和有机粪便,也破坏了有机农场“自给自足”的整体性、独立性要求。
有机食品的广义标准适用范围更广,主要是强调不使用化肥和杀虫剂。例如,美国农业部的农产品营销服务网站中,把有机食品界定为:“有机这种标签,意味着食品或其他农产品的生产方法是——整合了文化、生物和机械方面的实践,以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,保持生态平衡与生物多样性。化学合成的肥料、下水道污泥、辐射和基因工程,不可应用在有机食品的生产中。”
八成英国人常买有机食品
在有机食品刚刚兴起的时期,消费者希望能吃到未经化学处理、不使用未经批准的杀虫剂的新鲜食品。当时,有机食品的爱好者往往直接从有机农场主那里购买。当时关于有机食品的名言是“了解你的农场主,也就了解了你的食物”。
这样,每位消费者根据第一手经验,自己来界定什么是有机食品。他们与农场主交谈,亲眼看看农场的生产条件和生产活动。北京正在兴起的有机农夫市集,走的就是这个路子。
但更多的消费者是在超市或杂货店购买有机食品。2003年,美国73%的杂货店中出现了有机食品。在21世纪的最初几年,美国年均有机食品销售量增长17%,而现代农业食品只增长2%至3%。
欧盟理事会2009年发布的《欧盟的有机农业》报告称,2009年,欧盟中3.9%的农用地被用于有机农业,其中奥地利的比例最高,达到11%。奥地利本国的调查数据显示,该国2010年有16%的农业人口从事有机农业种植。
英国非政府组织“土壤联合会”的《有机食品市场报告》显示,2010年,英国已有86%的人经常购买有机食品。
古巴被迫“有机”歪打正着
如今,有机农产品已不仅仅在小农场中生产了,规模很大的农业公司也出现了负责有机农业的部门。这样,有机农产品的爱好者,已经无法光凭经验来判断食品是否真的“有机”,有机农产品的政府标准和认证制度于是应运而生。
当前,全球主要的有机农产品标准有:美国“国家有机项目”标准(NOP),日本有机农业标准(JAS),英国环境、食品及农村事务部标准(DEFRA),欧盟生态标准,瑞典生态食品认证中心标准(KRAV)等。此外,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出台了有机食品认证标准,例如我国的“中国有机产品”国家标准,印度的“有机生产国家项目”标准(NPOP)等。由于这些标准的规定,有机农业的生产成本普遍较高,市场售价偏贵一些。在德国等一些国家的高档餐馆,会声明只出售有机食品。
发达国家的有机食品认证和监管体制,很重视发挥消费者的监督作用。例如,在美国农业部网站上,专门列出了举报虚假有机标签和销售虚假有机食品零售商店的方法。
有意思的是,有的国家发展有机农业,初衷不是为了追求健康、环保,而是一种无奈之举。1991年苏联解体后,古巴无法再从社会主义阵营获得廉价的石油化工产品,其农业被迫从现代的石油农业转向传统的有机农业。古巴推广有机农业的组织,还因此于1999年12月在瑞典国会被授予了诺贝尔替代奖(也称“诺贝尔环境奖”或“正确生活方式奖”)。古巴向欧洲出口的柠檬汁,就完全能够满足欧盟的有机农业要求。这也算歪打正着了。
富人吃好 穷人会挨饿?
随着有机食品的日益走俏,关于有机食品的争议也日渐升温。争议主要围绕着有机食品是否更有营养、更健康和更环保等展开。
英国《每日电讯报》网站2011年4月10日的文章称,人们往往仅仅是因为看到了“有机食品”的标签,就想当然地以为它们更健康、更美味。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,人们在售卖有机食品的快餐店,会比在普通的汉堡店吃得更多,这样反而容易摄入过多热量,不利于健康。《每日电讯报》的另一篇文章甚至声称,有研究指出有机蔬菜比一般蔬菜的口味要糟糕,营养价值也较低。英国食品标准局则说:“消费者可能因为相信有机水果、蔬菜和肉类的营养价值更高而购买这些食品,但是目前没有科学证据能支持这种观点。”
有些消费者认为,有机食品中含有较少的化学合成的致癌物。对此,美国癌症协会称,吃有机食品能否降低癌症的发生率,其实难以确定。
很多人认为,有机食品的产量一般较低,在全球推广有机农业可能会带来世界粮食危机。此外,由于有机食品售价较高,这就产生了在让富人吃好的同时,是否会让穷人挨饿的道德问题。有人甚至称有机食品是奢侈品,拿珍贵的耕地去生产有机食品,等于是从穷人口里夺食。事实是这样吗?
美国《科学》杂志2002年的一篇文章称,一项研究发现,单位面积的有机农产品产量虽然比现代农业产量低20%,但也减少了50%的肥料和97%的杀虫剂。有机农业的支持者宣称,有机耕作的土壤质量更高,更能涵养水分,在干旱条件下有利于提高产量。2007年的一项研究则发现,发达国家单位面积有机农业的产量,只比常规农业低8%;而在有些欠发达国家,单位面积有机农业产量甚至比现代农业高80%。这是因为在穷国中,有机农业所需的材料比化学合成的材料更容易获得。美国记者迈克尔·普兰2008年在《纽约时报》发表文章则称,如果全世界都普及现代有机农业,世界食品供应将增加50%。
有机农业更节能
美国《食品科学季刊》2006年的一篇文章称,有机食品的生产成本比同种类的普通食品高10%至40%。据美国农业部统计,按照2005年美国人的食品开支,一个美国人如果只吃有机食品,每年要多花135至539美元。但价格的劣势,并没有阻止有机食品销售额的增长。世界有机食品销售总额已经从2002年的230亿美元,上升到2008年的520亿美元。
在节能减排已成时尚的时代,有机农业是否节能也备受关注。2001年,英国《自然》杂志的一篇文章称,一项研究表明,种植有机苹果比种非有机苹果更节能。
将有机农业与现代农业进行比较的很多研究表明,有机耕作能减少对环境的损害,因为有机农场不向环境排放化学合成的杀虫剂,能减少对土壤、水域和野生动物的损害;有机农场比现代农场,更能保持生物多样性;以单位面积计算,有机农场使用较少的能源,产生较少的废物(如塑料包装袋)。
但是,也有反对者指出,有机农业的发展比现代农业需要更多的土地,这样可能导致森林,特别是热带雨林的加速破坏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