环保低标准之上的“美丽”,只能是数字的美丽,与自然生态无关,与民众健康无关。
12月4日,有国际环保组织发表调查报告,称浙江绍兴和杭州萧山两个工业园区每日数十万吨毒水直排钱塘江,当地政府部门对此予以否认。新华社记者近日前往实地进行调查,发现之所以环保组织和当地政府各执一词,是因为环保标准的适用有争议,当地许多污染企业排出的芳香胺、硝基苯、二氯乙烷、氯苯等有毒有害物质,并未列入环境监测“国标”,因此出现了毒水“达标”的怪事(据新华社12月7日报道)。
“钱塘江边直径约50米的‘黑色漩涡’,蓝黑色的河水中翻滚着大量乳白色泡沫,走近排污口,还能明显感受到河水散发着热量和臭味。”就是这样的水,竟然符合国家排污标准,听起来简直是天方夜谭。不过,它却可能是事实。
我国的水污染监测,标准局限于化学需氧量、生物需氧量、氨氮含量、pH值等指标。而近些年来,由于工业化的大规模扩张,出现了有机化学物和重金属等危害更大的新型污染物,但相关的环保标准并未及时“更新”,导致这些有毒有害物质逃脱了政策法律的管制,许多企业得以“合法”地排放这类危险物质,而面对污染,民众却无处申诉。
中国严重的水污染现状,原因很多,其中很重要的,就是环保的低标准。这种低标准,掩盖了触目惊心的水污染真相,使得政府部门在水污染的现实面前毫无压力感。不仅如此,这种低标准,甚至成就了地方环境治理的政绩,例如某省曾经宣布说,该省的重点污染河流近95%达标,但如果问问生活在这些河流旁的地方民众,会有多少人认同这样的“达标”?
低标准下的水污染真相被掩盖,对公众也是一种麻痹。由于对具体细节不知情,公众对水污染的情况以及对自身健康的戕害浑然不觉。因此,对于水污染的治理,难以形成强大的、持之不懈的公众舆论,在外部形成推动污染治理的压力。
所以,改变水污染的现状,需要提高环保的低标准。对此,完全可以参照空气污染的治理经验。PM2.5未列入国标之前,空气污染和水污染一样,存在民众观感和环保部门监测数据迥异的现象,PM2.5的治理长期被搁置。但PM2.5列入国标后,情况全然改变,由于标准的严格,蓝天的政绩神话不复存在,取而代之的是不达标的污染天大量增多,这引起了民众的关注,政府部门也倍感压力,导致PM2.5从监测到治理,迅速升温,一些地方明确提出了治理的计划。可以预料,如果完善和提升水污染控制标准,同样会带来水污染治理的加速。
十八大报告提出“美丽中国”的理念。而在环保低标准之上,恐怕永远难以建成“美丽中国”。低标准之上的“美丽”,只能是数字的美丽,与自然生态无关,与民众健康无关,如果我们沉迷在这样的“美丽”中,只能是年复一年的自我麻醉,与此同时,环境的危机,却在日复一日地迅速累积,最后总爆发。
所以,对于国际环保组织披露的水污染问题,别只顾着“辟谣”。借此,我们当反思中国环境标准与先进国家的差距,迎头赶上,拿出更大的决心和魄力,推动污染的治理,还江河湖海以清澈,让“美丽中国”早日成真。 |